在第十一个“世界骨髓捐献者日”来临之际,9月14日下午,由常州市红十字会、伟德国际1949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主办,常州市新北区图书馆协办的“身体里的‘细胞卫士’” 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科普活动在新北区图书馆109活动室举行。活动吸引了25组读者家庭参与,伟德国际1949“博爱青春 星火计划”志愿服务队沈伟杰同学主持活动。
活动特邀常州市红十字会 “三献”专业科普讲师朱沙老师,以“‘三献’——平凡人能做的平凡事”为主题开启讲座。她从医学基础入手,讲解造血干细胞在人体中的功能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学原理与完整流程,重点针对“捐献是否影响健康”“儿童能否参与相关公益”等家庭关心的问题展开详细解答,彻底打破大众对捐献的认知误区。
讲座中,朱沙老师分享了多组造血干细胞捐献拯救血液病患者的真实案例,尤其提及亲子家庭可通过“了解知识、宣传理念”等方式参与公益,让在场家长和孩子深刻感受到“生命接力”的意义。“每一位18-40周岁的健康成年人,都有可能成为点亮他人生命的‘卫士’,而家庭的理解与支持,更是捐献者前行的重要力量。”朱沙老师的话语,让公益理念悄然传递。
在知识互动问答环节,沈伟杰围绕讲座核心内容,设计了“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年龄上限是多少”“无偿献血的体重要求”等问题。孩子们积极举手、踊跃抢答,有的孩子主动分享自己记住的知识点,有的家长则结合讲座内容补充细节,现场氛围热烈又温馨。
活动最后,“博爱青春 星火计划”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带领25组家庭开展“爱心扎染体验”。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,手持白色方巾,通过折叠、捆绑、浸染等步骤,将对生命的美好期许融入创作。当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逐渐成型,孩子们兴奋地展示成果,家长们也纷纷拍照记录,让公益理念与传统工艺之美在亲子互动中深度融合。
此次科普活动成功搭建了一个传递科学知识、播撒爱心种子的平台,通过“专业科普+趣味互动+创意体验”的形式,有效破除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恐惧与疑虑,提升公民参与公益捐献的意愿和社会责任感。未来,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聚焦不同群体需求,推出更多接地气、有温度的公益科普活动,让生命健康理念持续传递,为更多等待救治的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。




(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丁一/文 张鑫扬/摄 陶骏/审核 校团委 侯东东/编辑)